大道理先写在前面
关于建立一个博客的想法由来已久。从我上小学开始到大学的这段时间——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互联网慢慢潜入我的生活(thanks to Tim Berners-Lee at CERN)并深刻塑造了我和其他许多人的生命轨迹。
第二个十年里,人们上网的重心从PC端转移到了你我的手掌,伴随着走马观花地迭代着的主流信息沟通平台:QQ和QQ空间、校内和人人、然后是微博和微信。我们共同见证了互联网在这个广阔的国家里迅速普及直至成为生活的必须品。一切变化都猝不及防、眼花缭乱。少年时代用浏览器打开QQ空间传照片、写日志,发“说说”,便是青春记忆和感情盛放的芳草地,只是而今荒芜。而在更早以前,据说是80后们肆意生长的博客和论坛上涌现了许多被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和质量不低的中文信息。在我的记忆里能搜寻到的是博客的黄金时代结束前的余晖——初中生的我在新浪博客上读完了当年明月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儿》,然后见证这些博客文章一步步变成了一本本超级畅销书。
那时的我也尝试在新浪博客上发表自己自以为牛逼的文字,大概和开一个微信个人公众号很像。今天回想起来,比起公众号,我依然认为博客是互联网上诸多平台中最好的信息传播和记录形式。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太碎片化,博客更适合连贯的、展现逻辑思路的、完整的文字表达。它没有微信那么私人,又没有微博那么开放。它更是自由的。“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或者是做一个B站 up 主总有一种服务于推送读者的目的在,需要时不时操心推送的对象的看法,也可能会有保持不间断更新的压力。
我所设想的是一种“私人化”但又是“公开”的记录。目的纯粹的写作首先是为自己而记录,是一种记忆和生活的备份。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一定是私人的、原创的。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我希望我留下的文字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随着年岁增加,我曾经产生过一种”慎言“的心态:那些曾经自己以为独一无二的想法事实上早有人思考过、总结表达过。于是在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的理解中,我愈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慎言。
但是幼稚并不应该是被嘲笑的理由。如果一段时间过后回望曾经的自己发现有些幼稚,其实是应该高兴的——要是没有了成长的痕迹,那只能说明此生已无进步的空间了。
那么在自己的基本的价值判断已经形成,而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已经达到或超越了平均水平的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积累一点东西,为从大学开始的经历中淬炼一些“基石”,就很有必要了——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博客。另一个小小的私心是,我一路走来受到了互联网上许多公开、免费的文字的启发,而目前华语互联网的语言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希望有所贡献。
私人且原创的东西其实要花大力气。当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微信推送原创少、“洗稿”多的时候,是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的。这世上哪有每个人每天都能产生一筐子高质量文章(或者视频)的道理呢。更不用说年轻人了。一个在一段时间里凭借言论和视频在各大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抖音、知乎——能火起来,当然是有他独特的观点的,可当这些观点被大众充分咀嚼之后呢?一个人只是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能输出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其实不多——独特即稀缺。原创不易,它需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持续积累。用心生活,用心学习,也用心思考,追求持久的价值和永恒的真理。
以上,给屏幕前看到这里的你——相遇是缘分,如果你有一天突然想起了这么个地方,欢迎来看看。
1 |